豌豆财富
每年高考后进入暑假,“考后变美”话题总能在互联网收获一波热度。“高考后可以做哪些医美项目?”“什么样的医美项目适合我?”检索社交媒体平台,类似帖子下总能聚集起不少年轻的求美者。
7月以来,广州部分医院的整形美容科迎来了人流“小高峰”。南方+记者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看到,候诊区有不少年轻的面孔在等待,有脸上捂着冰袋的,有脸上铺着纱布的,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专程从外地赶来想趁着暑期治疗的。据了解,该科室的日均门诊量已从往常的60人次左右上升到100余人次。
南方+记者 杨佳 绘图
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医美中心也处于人员“爆满”状态,每天门诊放出的100多个号不仅“一号难求”,通常还需要加号,该院医生直言“每天工作量很大”。
爱美是人之常情,而在求美者眼中,变美更是一个长久的课题。爱美人士的“美丽方案”更新了吗?在重塑美丽这件事上,又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规避?如何更安全地收获期望中的自己?
“家长送孩子的礼物”
医美消费人群年轻化
“最近来做医美的求美者中,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占据了重要部分。”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医美中心主任医师龚业青告诉记者。
龚业青介绍,来做医美的高考生们主要分为三大类:一类是希望改善容貌、增加美感,其中,女生大多希望改善肤色、缩小毛孔以及清晰脸部轮廓,男生则多数希望改善面部痤疮、疤痕等问题;一类是准备报考艺校、军校、警校的学生,为符合报考条件前来治疗疤痕、清洗文身等;还有一部分人则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腋臭等问题,为即将到来的大学集体生活做准备。此外,还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父母的陪同下前来祛除胎记、雀斑以及色素痣、太田痣、巨毛痣等。
“医美是高考奖励。”社交媒体平台的讨论中,有关“高中毕业生如何微整形”的话题引发关注,并且得到不少家长的支持。
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孙中生的观察中,医美除了是典型的“家长送给孩子的礼物”,“孩子送给家长的礼物”这一风尚也在悄然兴起。
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治疗室
“许多有孝心的孩子,以女孩儿居多,刚毕业挣了第一桶金,就带着老妈过来做医美,预算有限的打一枚除皱针,预算充裕的就安排上水光针、光子嫩肤,或者切眉、提眉、面部提升等等。”孙中生表示,越来越多反向“送美丽”的年轻人开始走进整形美容科。
无论是自己求美,还是带着父母求美豌豆财富,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医美的主力消费人群。龚业青指出,过去做医美的人群年龄大部分集中在30岁或35岁以上,而现在18岁至25岁的年轻群体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和体验医疗美容。
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,面对医美有了更多态度鲜明的考量。“现在网络上各种渠道的科普太丰富了,90后、00后接受到的信息量远超70后、80后,而且他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,会检索、会筛选、会甄别,更会形成自己的认知和主见。”孙中生表示,许多年轻人走进整形美容科时,心中就已经带着期望的“图纸”。
从“锥子脸”到“妈生脸”
医美思路趋向理性、悦己
高颅顶、精灵耳、无辜眼、欧美鼻、直角肩……曾几何时,这些医美关键词风靡网络,不少求美者趋之若鹜,希望让自己的身体拥有同款“美丽”要素,甚至不惜忍受巨大的安全风险。
不过,在一些临床医生的观察中,上述不成熟的审美取向正在逐渐受到现实的“矫正”。
“医美的发展是一个知识进化的过程。”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施歌指出,变美的过程其实也是求美者意识变化的过程。她以玻尿酸为例,“十多年前刚开始流行填充玻尿酸时,人们普遍认为填得越多越好,但是五年、十年过去,慢慢地人们发现,第一批打玻尿酸的人,很多都出现了面部的馒化,因为玻尿酸是完全无法被代谢出体外的。”施歌说,正因此,人们渐渐转变了思路,抛弃了粗暴使用玻尿酸支撑面部,转而选择其他更温和的方式,“按照自然衰老的形态填充面部,还原自然的美感。”
在医美项目的选择上,“悦己”已成为重要影响因素
从追求标准化的“锥子脸”,到追求自然态的“妈生脸”,求美者的审美观念正趋于理性和克制。
“很多人开始追求自己的个性,变得非常自信,他们不要求一定要整成锥子脸,认为只要做到协调、和谐就是好的。”龚业青认为,这是审美进步的表现,说明求美者对“美”的追求从“为了美而美”变得更加成熟,是否有利于皮肤健康、是否合理被他们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。
此外,在医美项目的选择上,“悦己”也成为重要影响因素。龚业青指出:“从前女性做医美更多是为了‘女为悦己者容’,而现在女性做医美更多是为了取悦自己,只要看到自己变得美美的,她们就会很开心。”从“悦人”到“悦己”,求美者对于美的认识正在不断进步。
从“动刀子”到“表面派”
技术更新下轻医美成主流
过去提到整形美容,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“动刀子”。无论是割双眼皮、开眼角、隆鼻、削骨,抑或整个皮肤轮廓的改变,似乎都免不了上手术台躺一遭。龚业青指出,最近一年来,上述手术的比例呈现缓慢下降趋势,而注射类、光电类、埋线等轻医美项目则一跃成为主流。
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培训基地在韶关翁源这家医院挂牌
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,除了政策监管层面的不断加强,求美者认知水平的提高、医美技术的更新等因素也在推动医美消费市场逐渐走向成熟。
认知水平的提高上,仍以玻尿酸为例。大量曾经填充过玻尿酸的求美者,经过时间的检验,发现效果不甚理想,出现馒化、假面等情况,于是人们吸取教训,从不作区分的过度填充,转变为仅填充凹陷部分或缺失部分。
医美技术的更新,也为求美者的认知以及医生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。施歌介绍,在材料上,除了玻尿酸外,还涌现了胶原蛋白、童颜针等;在器械上,则有热玛吉、超声炮、单体射频、黄金微针等众多选择,这些治疗项目不会使面部馒化,也让人们在选择填充类项目时更为谨慎,更加偏好接受器械类的治疗。另外,35岁以上有经济实力的人群也有了更多抗衰老项目的选择。
“尽管求美者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当然也还有很多误区,但整体来说,医美市场还是在向着一个良性的、健康的方向发展。”龚业青说。
■避坑指南
焦点1:“入坑”医美如何不“踩坑”?
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医美中心主任医师龚业青:首先一定要记住这三个“正规”——去正规的机构,找正规的医生,用正规的产品。
其次,在治疗前要足够了解该项目的风险(比如麻醉风险)以及术后效果,平衡好个人期望值与实际效果间可能存在的落差。
目前市面上仍存在不少以低价吸引求美者的例子,如“9.9元脱毛”“9.9元光子嫩肤”。要记住,一个好的治疗项目是“一分价钱一分货”,不存在那么便宜的项目,要小心避坑。总之,学会正确地评估和判断风险,学会保护自己,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医美。
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孙中生:有破血、有创伤、有恢复期,这是医疗美容的核心,也是其与生活美容最大的区别。因此,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必须是医疗机构,警惕注射美容导致的严重安全后果。
另外,认准医生后,可以上网查看他的资料、检索他最近发表的论文,看是否与你想做的项目有关。一定要和医生当面沟通,看看他做过的真实案例,是否符合你的预期。
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施歌:选择正规的医院、正规的医生,这一点对所有人都适用,这不仅能保证当次治疗的安全和效果,后续一旦出现问题,还可以及时追溯。
焦点2:未成年人可以做医美吗?
龚业青:我们支持未成年人进行以治疗为目的的医美,如除腋臭、祛疤痕、洗文身等。而隆鼻术、双眼皮术、面部轮廓调整等纯医美项目,不建议未成年人开展。
生理上,未成年人的面部轮廓没有发育成熟,不适合用医美的手段过早地干预。心理上,未成年人,甚至一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,对于自我面部的期望并未成熟,随着年龄的增长,审美观念很可能发生改变,会后悔曾经的选择。
建议求美者满18岁,对美学、对自我的颜值预期有了稳定看法后,再做决定。在此之前,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考虑。
南方+记者 梅子仪
绘图:杨佳
统筹:严慧芳豌豆财富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